债务危机爆发4年后,东旭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债务化解有了实质性进展。
2023年上半年,东旭蓝天(000040.SZ)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2533.26万元。东旭蓝天解释称,主要系公司债务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减少利息费用等。东旭光电(000413.SZ)的亏损也在收窄,今年上半年亏损2.9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2019年,东旭集团这家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爆发流动性危机,千亿债务压顶,旗下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也受到波及,在东旭集团财务公司的巨额存款支取受限,金融债务逾期,陷入亏损泥淖。2022年9月,东旭集团债务重组方案获债权人通过,东旭集团对全部金融债务“不打折、不逃债”,风险不外溢。
(资料图)
东旭光电半年报称,债务重组进展顺利。公司作为债务化解主体之一,有望实现全面化解债务风险的目标。公司虽然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和经营困难,但管理层正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公司债务,加快促进公司有序经营。
不过,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在东旭集团财务公司的上百亿元存款支取仍受限。今年上半年,东旭光电累计实现财务公司提款6344.43万元,东旭蓝天仅提款300万元。
上述两家上市公司上百亿元预付款的真正流向迷雾重重,供应商能否履约也存在不确定性。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东旭蓝天预付款项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共计72.47亿元。其中,预付款项余额为37.45亿元,账龄3年以上占比超8成。东旭光电的预付款项余额98.49亿元,其中3年以上账龄预付款项占比超七成,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57.28亿元。这些预付款的形成时间多在2018年至2019年,正是东旭集团发生流动性危机时期。
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年审会计师在2022年年报中均认为,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预付类款项相关合同能否按约定履约,相关合同标的或款项能否安全收回存在不确定性。
时代周报记者独家发现,东旭光电多家供应商处于经营异常、停业、正在进行注销备案等状态,履约能力存疑,涉及预付款金额近25亿元,这些预付款能否收回存疑。
虽然两家上市公司多次否认与预付款对象存在关联关系,但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有的预付款供应商与东旭集团存在不寻常的联系,如东旭光电第一大预付供应商北京曼尼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曼尼奇科技”),2014年和2016年度报告披露的电话与东旭集团相关的10余家公司一致;曼尼奇科技第二大股东还曾“接盘”东旭光电子公司,但不久便注销;曼尼奇科技旗下子公司甚至卷入东旭集团相关案件,成为被执行人。
曼尼奇科技与东旭光电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多家经营异常的供应商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公司供应商管理存在怎样的问题?巨额预付款是否有坏账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近日致函东旭光电,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神秘的第一大供应商
流动性危机爆发至今,昔日“白马股”东旭光电超七成预付款账龄已超3年,资金流向迷雾重重。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东旭光电预付款项余额98.49亿元,其中3年以上账龄约70.68亿元,占比71.76%;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57.28亿元,均为预付工程设备款,未计提减值准备。截至2023年6月末,东旭光电预付款余额增至100.91亿元,账龄3年以上的预付款升至约71.88亿元,占比71.23%。
这也曾引起监管的关注,深交所于今年5月底向东旭光电发出2022年年报问询函,追问这些预付款项、预付工程设备款的前十大预付款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交易对方及其关联关系等,并说明交易的必要性、商业合理性,是否存在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资金占用的情形。
据东旭光电今年6月底回复深交所问询资料显示,多数预付款是子公司芜湖东旭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芜湖东旭”)委托第三方公司代为采购相关设备。其中,第一大预付款对象曼尼奇科技也浮出水面,截至2022年底,预付设备款高达34.57亿元。
来源:东旭光电关于对深交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2018年至2019年期间,芜湖东旭拟委托曼尼奇科技代采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线大尺寸高强度贵金属组件,以及总包工艺设备及专有技术服务,合同金额为52.19亿元,预付30亿元;采购氧化铝陶瓷基板制造成套设备,合同金额为5.85亿元,预付3亿元;购玻璃窑炉用精密耐火材料加工成套设备,合同金额为4.01亿元,预付2亿元。
这家供应商和东旭光电的渊源可追溯至2012年。
天眼查显示,曼尼奇科技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2014年注册资本由100万变更为1.5亿元,2016年变更为9亿元,公司实缴资本1.5亿元;郭建青持股80%,赵玉芬持股20%;公司2022年度报告显示,参保人数0人;客户信息仅一家,即东旭光电。
正是曼尼奇科技成立的2011年,东旭集团从石家庄国资委手中接过东旭光电前身—宝石A 22.94%的股权,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也就是说,曼尼奇科技成立的第2年,便拿到了东旭光电巨额订单,此后拿到预付款金额一路飞涨。
东旭光电2012年和2013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对曼尼奇科技预付款项金额分别为3600万和4.56亿元;2014年半年报显示,预付款金额为5.5亿元。此后,东旭光电在财报中不再披露预付款项金额前五名单位情况,直至爆发危机后遭交易所问询,才又披露相关预付款情况。截至2022年末,东旭光电对曼尼奇科技的预付款余额已高达34.57亿元。
郭建青控股的天津兆维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兆维庆科技”)还是东旭蓝天的供应商。截至2021年末,东旭蓝天付给兆维庆科技的预付款达4.5亿元,形成时间为2018年。换而言之,郭建青控制的两家企业从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拿到了近40亿元预付款,目前账龄均超3年。
郭建青关系图谱。来源:企查查
只不过,巨额订单在手的曼尼奇科技却曾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天眼查显示,曼尼奇科技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即金隅嘉华大厦)A座A912-09室。2020年7月,曼尼奇科技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20年12月16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实地探访曼尼奇科技的注册地址,却无法找到该公司。金隅嘉华大厦A座的楼层指引牌显示,910/12 办公区域为东辉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现名为“北京东辉达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在该大厦A座9层,有一门牌号为A912的办公区域,内部被划分为多个数平方米小型的办公室,大多数办公室大门紧闭,门口没有房间号或公司名称标识,仅有三四间办公室有工作人员。
“这里的小公司非常多,具体有哪些公司我也不清楚。有的一间办公室就是一家公司,也有的公司占了几间办公室。”在金隅嘉华大厦A912区域办公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清楚这里有没有叫做曼尼奇科技的公司。
金隅嘉华大厦A座一位物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厦A座A912登记的是东辉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登记清单也不完全准确,有可能没来得及更新,也有可能曼尼奇科技的办公地址不在这里,只是租了一个注册地址。
时代周报记者拨打曼尼奇科技2022年度报告公布的电话,电话显示为空号。该公司也没有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供应商背后隐现关联“魅影”
线下难寻办公踪迹的曼尼奇科技,背后隐现多处关联“魅影”。
天眼查显示,曼尼奇科技2014年年报的电话与东旭集团相关的10余家公司一样,包括东旭蓝天全资子公司东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控股的东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控制的北京东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旭光电控股的北京东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时代周报记者多次拨打该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曼尼奇科技2016年度报告公布的电话,与东旭光电控股的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旭蓝天子公司参股的鼎晖恒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鼎晖恒业”)等公司一致,目前该电话为空号。
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天眼查、企查查数据梳理
曼尼奇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勇金益城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勇金益城”)也与东旭集团交集匪浅。
2016年,勇金益城成为曼尼奇科技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7月,勇金益城在石家庄中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拍得衡水银行4341.48万股的股权。
从监管部门的批复来看,2017年3月,衡水银行引入东旭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东旭集团增持衡水银行2亿股,持股比例达14.10%;2018年10月,东旭集团再度增持衡水银行12.1亿股,持股比例50.03%,成控股股东。直到2022年4月,东旭集团才转让持有该行的全部股权,地方国资成为控股股东。
天眼查显示,2022年6月,因东旭集团相关案件,勇金益城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5.17亿元,执行法院为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勇金益城持有衡水银行的股权全被冻结,冻结期限自2022年07月14日至2025年07月13日;2023年1月,该案件恢复执行,勇金益城执行标的为5000万元。不过,具体案情并未披露。
此外,在东旭光电爆发危机前夕,曼尼奇科技第二大股东赵玉芬还曾接盘东旭光电子公司。
2019年1月,东旭光电处置全资子公司武汉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东旭”)。当时,赵玉芬控股的武汉福德胜投资有限公司接盘,成为武汉东旭全资股东。2020年10月,武汉东旭就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21年5月17日,武汉东旭和武汉福德胜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注销。
更早之前,东旭光电也曾收购过赵玉芬控股的公司。
企查查显示,赵玉芬曾投资宁波旭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旭德”),曾担任法定代表人,持股60%。赵玉芬于2017年12月26日退出宁波旭德,湖南东旭德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湖南东旭”)成为宁波旭德全资股东。而在2017年4月20日—2021年9月17日期间,湖南东旭的控股股东为东旭光电全资子公司芜湖东旭。企查查显示,在赵玉芬控股宁波旭德的2015年,该公司的电话与东旭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相同。
曼尼奇科技及其股东与东旭集团及东旭光电之间存在这些特殊交集,是否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对曼尼奇科技的利益倾斜?
在东旭光电供应商中,与东旭集团有不寻常联系的并不止一家。
东旭光电的第二大预付款对象为北京华智同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智同创”),截至2022年底,预付设备款余额8.57亿元,交易时间为2019年。
天眼查显示,华智同创由鼎晖恒业100%控股,鼎晖恒业的第二大股东为东旭蓝天全资子公司东旭蓝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3.84%。鼎晖恒业还投资了东旭集团控股的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持股约14.1%。
鼎晖恒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关系图,来源:天眼查
原银保监会2021年12月公开第四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涉及隐瞒关联关系、违规代持股权等问题,鼎晖恒业便在名单中。鼎晖恒业为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4.0960%,但监管部门未披露其具体的违规问题。
不过,东旭光电多次公告披露,公司与曼尼奇科技、华智同创等供应商的关系均为“非关联”。东旭光电也在回复2022年年报问询中表示,公司的预付具备商业实质,不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风险,不存在违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情形。
多家供应商停业、注销
时隔多年,东旭光电多家预付款供应商问题逐渐暴露,其履约保障能力也存疑。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东旭光电预付款供应商多数没有网址、公众号、招聘信息、招投标信息和知识产权,缴纳社保人数0人或1-2人,不少供应商在拿到预付款前“突击”注册成立,或“突击”增加注册资本、更换投资人,变更经营范围等,疑似“空壳公司”,有的供应商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有些公司甚至已经停业、进行注销备案,履约能力存疑。
截至2022年12月末,杭州骏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骏灵科技”)为东旭光电第三大预付款对象,预付设备款余额5.64 亿元,交易时间为2019年。天眼查显示,骏灵科技成立于2010年,2018年12月发生出资人变更,金自春成为全资股东,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据骏灵科技2019年度报告,公司实缴出资0元,经营范围增加了“光伏产品、新能源产品、环保设备”等内容。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0年—2022年连续3年,骏灵科技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21年1月还因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与骏灵科技情况类似的供应商并不止一家。东旭光电第五大预付款对象为杭州天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驿科技”),截至2022年末预付款余额为3.72亿元,交易时间在2019年,同样存在付款前“突击”更换投资人、增加注册制资本等情况。
天眼查显示,天驿科技成立于2015年,2018年12月发生出资人变更,申文平成为公司全资股东,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加至5000万元;经营范围增加“光伏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内容。天驿科技2019年度报告上的电话与骏灵科技一样。
天驿科技的履约保障能力同样堪忧。天眼查显示,2021年2月和5月,天驿科技因拖欠税款而被列入欠税公告名单,欠税余额均为4118.9元。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1年6月,天驿科技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21年7月和2022年7月,该公司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天驿科技2023年6月26日披露的2022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处于停业状态。
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处于停业状态的供应商还有湖南恒顺达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恒顺达新能源”)。截至2022年末,在东旭光电其他非流动资产(预付工程设备款)的前十名中,恒顺达新能源与东旭光电的交易金额为3.2亿元,预付工程设备款为3.04亿元,交易时间为2020年,排在第7位。
蹊跷的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恒顺达新能源发布的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均处停业状态。2023年7月,恒顺达新能源还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原因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届满3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2021年,该公司还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因企业自身未履行法定义务被限制高消费。
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019年—2022年都处停业状态的恒顺达新能源,2020年是如何拿到东旭光电的巨额订单?
东旭光电还有多家供应商正在进行注销备案。在东旭光电其他非流动资产(预付工程设备款)的前十名中,上海真才实业有限公司位于第4名,预付工程设备款余额为6.69亿元;上海修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第5名,预付工程款余额为5.54亿元,交易时间均为2018年至2019年。
企查查显示,上海真才实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注销备案,公告期为2023年8月18日—2023年10月02日;上海修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正在进行注销备案,公告期为2023年8月15日—2023年9月29日。这两家公司还曾用过相同的电话。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东旭光电上述处于经营异常、停业或正在进行注销备案的供应商,涉及预付款金额达24.63亿元。
对于公司采购合同交货期长的原因,东旭光电在回复问询表示,一是供应商上游供货方出现持续性货源紧张,交货期延长;二是部分供应商关键零部件从贸易争端国进口,被相关国家以涉及疑似应用于军工为由暂缓供应,目前供应商正在补充提供相关资料,积极协调供货;三是公司预付款项后,适逢相关产业升级,公司认为有必要调整建设项目、改进技术方案,计划与供应商协商修改原采购清单,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锁定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尽管上述原因造成合同交货期较长,但并不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
东旭光电还表示,公司对预付账款供应商的经营情况进行积极跟踪,与各供应商持续保持密切沟通,定期发出履约保证函,要求其保证充分的履约能力,同时对供应商履约保障能力进行核查。因此,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会计处理原则,未对预付账款计提减值是符合规定的。
只不过,如今看来,东旭光电部分预付账款供应商是否具有履约保障能力,公司此前信息披露是否准确,或许得打个问号。
东旭光电在2023年半年报中称,为妥善解决公司预付问题,公司管理层逐项评估大额预付款项合同履约情况以及可收回性,同时结合东旭集团《金融债务重组方案》主要内容和公司风险处置工作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预付款项问题的解决。
“消失的供应商与预付款”
供应商拿到预付款后注销公司,在东旭蓝天已有前车之鉴。
2018年4月,东旭蓝天与天津鸿运东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天津鸿运”)签订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4.92亿元,于2018年6月支付预付款 3.95亿用于采购光伏设备。因东旭蓝天项目推进缓慢,暂一直未要求供应商发货。2021年初,在东旭蓝天进行供应商管理时发现该公司工商已登记注销,且注销时未告知东旭蓝天。
2018年9月,东旭蓝天与北京华信智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信智嘉”)签订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4.24亿元,同年11月预付款项2.2亿元用于采购设备;2018年10月,东旭蓝天与内蒙古顺达新能源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古顺达新能源”)签订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4亿元,同年11月预付款项1.8亿元用于采购光伏组件设备。
因东旭蓝天项目推进缓慢,暂未要求上述两家供应商发货。2019 年下半年,公司曾与这两家供应商就退还部分预付款项进行友好协商谈判,但最终因对方公司可支配资金偏紧等情况未能退款;华信智嘉已于2020年1月注销,古顺达新能源于2020年2月注销。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这三家供应商均在成立短短1—2年便接到东旭蓝天上亿元大单,均因东旭蓝天项目推进缓慢,暂未要求3家供应商发货。
天津鸿运成立于2017年6月,成立不到一年就拿下东旭蓝天近5亿元大单;华信智嘉成立于2017年6月,成立次年就获得东旭蓝天超4亿元大单;古顺达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3月,同年11月便拿下4亿元大单。
今年5月底,东旭蓝天回复问询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还未收到(前述三家公司)款项,追偿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清收部门已经在做诉前工作资料准备,履行追款程序。根据目前掌握情况,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对方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已按单项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经查询,前述三家公司与东旭蓝天不存在关联关系。
高达近8亿元的预付款大概率已“打水漂”,这只是东旭蓝天巨额预付款的一角。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东旭蓝天预付款项37.42亿元,账龄三年以上的预付款约35.87亿元,占比达95.83%;其他非流动资产为34.88亿元。这一数据与2021年末相近,当时预付款项余额 37.54 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共计35.14 亿元。
除上述三家之外,还有供应商在拿到东旭蓝天预付款后不久便申请注销公司。
截至2021年末,东旭蓝天对河北蓝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调新能源”)预付款余额为3.5亿元,形成时间为2019年10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蓝调新能源在2019年11月便发布清算组备案信息,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换而言之,蓝调新能源拿到东旭蓝天3.5亿元预付款后一个月,便申请注销公司。该公司目前仍处于存续状态,但能否正常履约尚且不知。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该公司,但电话处于关机状态。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这并非个案。截至2021年末,东旭光电对河北飞州联韦科技有限公司的预付款余额为1.64亿元,形成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1月,该公司便发布清算组备案信息,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该公司目前仍处于存续状态,但能否正常履约尚且不知。东旭蓝天付给这两家公司供应商的预付款是否还能安全收回?是否会重蹈覆辙?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实际上,东旭蓝天在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缺陷,2021年内控审计报告也因此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公司2022年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无保留意见。
东旭蓝天回复问询表示,公司逐步实现供应商的动态管理以及年度考核,能及时有效辨别不符合公司利益的供方单位。公司认为对于原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缺陷的整改措施是有效的。
“针对确定终止类的原采购项目,协调退回预付款项或变更采购项目,协商对方按照我司调整后的备货要求根据我方安排重新组织供货;公司还将继续跟踪各供应商的经营情况,进一步加强催收措施和及时跟进供货进度,对于无法退回款项同时无法供货的预付单位,或优先采取债权债务重组方式解决部分预付款,必要时采取法律途径寻求解决。”东旭蓝天在半年报中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