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接受《阳光报》记者专访
李海霞带领团队巡查病房
全科病区营养膳食显示柜
(资料图)
李海霞到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刘金 文/图)坚持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追求,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医27年,无论角色如何变化,她始终朝着内心的追求稳步前行,用执着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仰的好医生!6月28日,《阳光报》记者专访了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病院院长、全科医学病区主任李海霞,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的治疗,患者健康理念的引导和管理做了深入的介绍。
记者:什么样的原因让您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一直走到今天?
李海霞:可能从小就有悬壶济世这样的情怀,上学的时候就选择了临床医学这个专业,大学一毕业就到这儿(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刚到医院上班的时候,内科就两个科室,后来慢慢的就有分专业的苗头,那个时候糖尿病人还不是太多,医院没有人专门搞这个方向。2001年的时候,院里派我出去专门进修一年,主要学习内分泌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从那开始就一直就干内分泌,到了2007年的时候,医院成立内三科,也就是内分泌科,就这么干到2013年,医院又成立了这个特殊人群病房的科室,今年到8月1日整10年了。
内分泌算是我的老本行,其实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尤其是以中老年人为主,现在一些年轻人也有,甚至还有一些小朋友,但是更多的还是中老年人群,现在其实我们在推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一个病人来了,不只是说你这次来找我,给你测测血糖看看血压,不光把这次的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是患者出院以后该怎么办,需要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健康理念,实际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要重视对于患者健康理念的引导和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延长寿命。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慢性病?
李海霞:慢性病是在经济繁荣之下,伴随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巨大变迁而产生的。在过去的上万年间,人类靠采集、捕猎、耕种和养殖来获得食物;直至15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启,机器和化工产品应用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人类活动量相应减少;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天然食物为主的家庭膳食模式,逐渐被以加工食品为主的即食快餐取代,但人类上万年进化下来的身体和基因一时间适应不了这样的巨变,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症状开始出现于同一个体或家族,不过人们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70年代开始,医生发现这些症状主要出现在高热量饮食和肥胖人群中,这才将其与饮食联系起来;到了80年代末,医务工作者发现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关键,后来医学界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90年代,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疾病陆续被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系列与代谢调节紊乱相关的疾病称为“代谢综合征”。研究证明,代谢综合征就是多种慢性病的基础。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记者:如何才能预防这些慢性疾病?
李海霞: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饮食不健康、活动不充分、抽烟酗酒是最主要的四个原因。遗传因素是我们没法改变的,比如父母有慢性疾病,且属于遗传性疾病,那么孩子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但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可是我们可以改变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饮食,坚持适当的运动,远离烟酒。这些理论上我们都能做到,可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且为自己的不健康生活寻找着各种理由。很多慢性疾病的年轻人,并不是遗传导致的,而是放任和放纵,没有自律性自觉性导致的;肥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愿意运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吃各种外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熬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抽烟酗酒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只有改变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降临在自己头上。其实对于已经患上了慢性疾病的人,我们要学会客观正确对待,发生慢性疾病,只要积极正确地控制,并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要更加自觉自律,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熬夜,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必要时按时规律服药。那么我们的身体依然保持正常健康的状态,不影响生活不影响寿命。但如果没有预防、没有发现、没有正确地控制,那么这些慢性疾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长期的损害,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等脏器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寿命,要么长期吃更多的药物,要么致残甚至死亡。
记者:科普慢性病这方面的知识确实很重要,您做了哪些工作?
李海霞:谈到科普,我接触的肾脏病很多都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出现这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病人认知上的误区,所以传播健康知识,消除人们的医疗知识误区可以说是任重道远。科普由这个理念到付诸实践,实际上我是从2002年就开始做,2001年我在交大一附院进修的时候,他们每个月都会开展一次糖尿病大讲堂,然后那个时候就贴海报,当时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少,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很多人都是用小灵通。回来以后,我们也就开始搞健康讲座,贴海报、打印出来广告就去各个小区去贴,那个时候一来就有200多人,我记得一到星期六上午,我们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就得抽出四五个人来维持秩序。因为有很多老年人,他们就是带着问题来的,来了以后,讲座完了还要我们进行专业的答疑解惑。
记者:在您从医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特别的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李海霞:曾经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血糖过高来住院的。入院的时候,血糖空腹在15左右,餐后血糖20多,在住院期间,我发现他经常打瞌睡。有时候正在说话就突然好像就有这个疑惑性的这种打盹的情况,结合他后来相关的化验检查,我们高度怀疑他可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所以后来经过相关的检查之后,确实证明他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呼吸暂停现象,然后我们给他进行了这个呼吸机治疗之后,这个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使用呼吸机的当晚,患者一觉就睡到天亮。第二天,本来平时这个患者要开车从咸阳到礼泉一个小时的车程,他可能需要休息五六次,每次大概开上十来分钟,他就因为打瞌睡,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经过我们这次睡眠治疗之后,他一上午都没有犯困,开车一口气就能开一个小时,他特别得开心,也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李海霞,女,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病院院长、全科医学病区主任,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糖尿病分会委员,西安市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陕西省老年保健医学会理事,中国医教协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她工作20余年来一直从事内分泌、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保健工作,近年来工作重点为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尤其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慢性疼痛、老年营养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