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市场整体表现萎靡,基金的业绩似乎伤透了投资者的心。短时间的至暗,熬一熬就过去了,可长时间的底部,等一年容易,等两年难,何况已进入第三年。损失厌恶作为一种普遍存在、根深蒂固的生理本能,似乎也快接近有效期的极限。当回本的希望变成一直亏本的绝望时,“斩断过去,重新开始”就会变成一个充满诱惑的新选择。
(资料图)
但无论是离开还是坚守,我们都需要先理解市场,再根据当前处境做决策。
近期市场为何持续走弱?
连续两次挑战3400点未果后,沪指接连下挫,至于调整的原因,主要跟以下两大因素有关。
其一,近期经济金融数据较为低迷,引发了对于“弱现实”的担忧。
近期公布的4月PMI、进口、通胀、信贷等数据不及预期,同时高频指标中地产销售、商品价格均持续走弱,印证经济内生动能不足,市场对于经济复苏进程的担忧再起。
其二,前期大热的“中特估”、TMT接连调整,压制了投资者情绪。
3月以来,市场呈现明显的“二八分化”格局,“中特估”和TMT两大主线轮番表现,其余方向持续低迷。结构性行情演绎到极致之后,部分资金存在阶段性获利了结的需求,叠加市场对于前期过热情绪和极致分化出现了自发性的“纠偏”,引发了连锁反应。
整体而言,市场前期调整的核心因素,还是源自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
但成功的投资往往需要独立的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是无法战胜市场的。真的需要如此悲观吗?我们不妨冷静的逐一分析。
首先,4月经济数据的走弱固然与内外部负面因素有关,但也不应忽略季节效应的影响。
经济弱复苏格局的背后,的确有长期因素的影响,例如全球经济依然偏弱,而国内库存周期、企业盈利周期仍在触底中,但季节效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其一,由于“开门红”的影响,每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大概率都会超预期,而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大概率会弱于预期;
其二,从海外经验来看,疫后修复的速度一般在此后的一个季度最快,在第二个季度环比恢复速度大概率下降,但短期的波折并不会改变复苏的大方向。
其次,4月社融数据的确显著回落,反应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但后续基于内需、信心等因素的结构性政策值得期待。
4月社融信贷大幅回落,主要源于需求释放后自然回落以及地产偏弱。但社融单月波动的指向性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一方面,一季度社融放量后季节性回落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当前季度以上级别社融增速仍然在回升通道,而通常传导路径是社融-企业盈利-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每个节点传导顺利与否在于企业和居民信心强度。
震荡加剧,基金投资如何应对?
一、明确我们投资的底线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投资底线,因为每个人对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在投资里,也被称为风险承受能力。有些人可以承受10%的损失,有些人可以承受20%的损失,有些人甚至可以全部亏光……
举个反例!如果你不能承受任何损失,但却买了高波动的品种,这会造成糟糕的化学反应。
首先,波动会导致你的心态失衡。一点小波动就会使你想“买入”或者“卖出”,操作成功与否暂且不谈,但这样频繁操作,想要获取长期收益自然是很困难了。
再者,一旦波动超出“底线”太多,这会使你感到麻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品种跌了一波,基本面也已经变坏,你也判断接下来还会继续下跌,但是你想的却是“已经跌了这么多了,不如放着算了……”这种“麻木”其实就是已经失去了对这个品种的理性思考了。
所以,守住你的底线对于投资非常非常重要!具体可以参照下表:
二、“底线”之上,如何处理回撤较大的基金?
当有了“底线”,遇到了大幅波动,我们就可以采取具体的应对方案了。
板块风口是不断轮动的,今年以来表现偏弱的非银金融、医药、白酒等,后续也可能会再次成为上涨的板块。
而针对主要配置这些板块、短期表现偏弱的基金,我们要不要赎回、应该怎样处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来思考:
1、卖出前先分析当初配置基金的逻辑是否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当初配置某个消费类基金,是因为看好消费板块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空间,并且也决定了这笔投资是要长期布局,那现在产品的策略没有改变,行业在长期仍然看好,那就可以给予基金一定的耐心。
当然,如果说产品的主要配置或者策略,已经与我们当初配置的逻辑发生了偏差,那可能就要考虑调出该基金了。
2、加仓还是减仓结合自身仓位情况考虑
分析完行业的发展前景和配置逻辑后,我们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仓位情况做决策。
如果说该基金配置的方向,目前的仓位已经比较高,那么近期的调整就可能会对整体组合带来较大的波动,如果您有降低波动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减持。
但如果目前仓位并不高,那么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为的是让个人账户能够均衡配置多类资产。
3、回本不想等太久,可以低位加大定投
如果跌了不卖,但也不想等回本等太久,那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分散风险、平滑波动的加仓方式,比如低位加大定投金额,争取在对应板块相对低点时做布局。有意识地去降低持仓成本,会比原地等待更容易回本。
总的来说,我们要有自己做投资能承受的“底线”,在应对市场大幅波动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补仓、定投两种应对方法。除此之外,养基也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未来的路还长,风物长宜放眼量,一起做时间的朋友!
(文章整理自华夏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
关键词: